邵逸夫家族(上)——岁月风云
来自: mado1983 2020-08-20 08:57:48
前面已经写了亚视之父邱德根,我觉得我应该公平一点,写一写无线之父邵逸夫。然而邵家的故事比起邱家的故事又复杂得多了。
我对邵逸夫的初印象来自于中学校园里的那栋逸夫楼,同学说是一个很有钱的人捐的,但我们都觉得奇怪,还有人姓“逸”吗?而且这个“逸”还少了一点。
后来我又在很多地方见到了逸夫楼,才知道这位捐楼的大慈善家叫邵逸夫,是香港人。
据不完全统计,邵逸夫多年来为社会福利和慈善事务捐¥款超过100亿港元,他一生援建了6000多个教育、医疗项目,捐建了3万多栋教学楼,而以他名字命名的“逸夫楼”,在当地核算所需费用如果超过他的预算,“逸”字的最后一个点会缺笔,而如果是他全额出资建造,则是全字。
一、殷商之家
“锦泰昌”是老上海一家颇有几分名气的染料行,创办于1901年,创始人是一个名叫邵玉轩的宁波商人。邵家世代在宁波朱家桥一带经营染料作坊,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当地颇有名气。
邵玉轩少年时的一次上海之行,让他立下志向,一定要把邵氏的染料行开到像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里去,29岁那年,邵玉轩举家搬到上海,沿用在宁波的老店名,创办了锦泰昌染料行。由于经营有方,注重信誉,锦泰昌很快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日渐昌隆,邵玉轩也成为了殷实的商人。
那时的大户人家都子女众多,邵玉轩有八个孩子——五男三女。五个男孩依次是:仁杰、仁棣、仁枚、仁楞、仁葆。可惜查遍全网,也找不到三个女儿的芳名,只知道成年以后,都嫁予了富贵人家。
邵仁楞排行第六,正是邵逸夫的本名,不过“仁楞”这两个字实在太难念了,自诩在南方人当中口齿还算清楚的我念了半天,依然有一种想把自己舌头拉直的冲动。
这什么名儿啊,换我我也得改。
二、收购“笑舞台”
笑舞台原来叫“小舞台”,地址在上海的广西路(今广西南路)71号,1915年4月开幕,园主是周渭石,靠给安利洋行做买办起家,到了1920年,小舞台因为经营不善连年亏损,老板只好将其抵债,邵玉轩得知后,派当律师的长子邵仁杰接收了剧院,
邵玉轩作为一个商人,收购小舞台基本不会出于什么闲情雅致,他和朋友看过一场电影以后(那时电影还是个新鲜玩意儿),立刻敏感地察觉到其中的商机,小舞台只是他初探电影业的第一步。
可惜壮志未酬,在收购的当年邵玉轩就因病过世了,那一年,老六邵仁楞还只是个13岁的小孩子,大哥邵仁杰成为了整个家族的领头人。
邵仁杰也是个怪有趣的人,他后来组建电影公司,因为担心力捧的明星陈玉梅像上一个台柱子胡蝶一样被其他电影公司挖走,干脆娶之为二太太,留在身边,这下就谁都撬不动了。
1914年,18岁的邵仁杰毕业于上海神州大学(唐景崇、唐文治、严复等于1912年创办)法律系,毕业后在上海地方法院及会审公廨(受理租界内除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侨民为被告外的一切案件)任执业律师;做了几年律师后,邵仁杰转入金融业,与几个朋友合资创办中法振业银行,并被推为经理;又在津、沪、浙与人合办30余家商号;又与人合作经营蛋厂,各行各业转了一大圈,均以失败告终。
邵老大不怎么觉得这是因为自己在经商方面没啥天分,他另辟蹊径,得出了一个结论:这届群众不行——“商业活动中,有人不讲诚信,甚至尔虞我诈,若要感化人心,移风易俗,舞台剧(当时称文明戏)投资不多,通俗易懂,倒可试试。”
于是1922年,邵仁杰和张石川等人集股经营“笑舞台”演出文明戏(取博君一笑之意),并创办了“和平社”剧团,演出自编讽世剧本。由张石川任顾问(镇海县霞浦人,后为明星影片公司创办人)、其弟张巨川为前台经理、郑正秋为后台经理(我国著名戏剧活动家),踏出邵氏投身电影事业的关键一步。
所以后来所谓的“邵氏电影”,并不是邵逸夫一个人的邵氏,而是邵氏家族、邵氏兄弟的邵氏,是举众英才之力开拓的现代电影事业。
三、天一影片公司
笑舞台运营没多久,张石川兄弟和郑正秋就相继离开,创办了明星影片公司,办事处设在贵州路,暂借意大利人劳罗的摄影棚作为拍片之用。公司还附设明星影戏学校(后改为明星演员养成所),由郑正秋兼任校长。多年后无线的艺员训练班似乎有从中得到过灵感。
邵仁杰大受打击,搞文明戏的决心又动摇了。一晃到了1923年底,明星影片公司用8个月时间拍摄的《孤儿救祖记》上映,获得空前成功,观众踊跃,好评如潮,票房收入甚丰,这对邵仁杰是一个有力的吸引。
于是他重振旗鼓,以原来笑舞台“和平社”剧团为班底,投资1万银元,1925年在闸北横浜桥,创办了天一影片公司(取天下第一之意)。外人奸诈,断然是不能用了,天一的班底全是自己人,邵仁杰自任总经理兼导演,二弟邵仁棣任会计,三弟邵仁枚任发行,六弟邵仁楞任外埠发行,去南洋开拓市场;并弃本名而改别号,依次为邵醉翁、邵邨人、邵山客、邵逸夫,四兄弟的别号全是邵老大起的,源于陶渊明的田园诗篇。
天一公司和当时其他的影片公司不同,它几乎不拍欧洲情调加中国生活的影片,更喜欢传统风味的作品。该公司的原则是: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发扬中华文明,力避欧化。在一片“崇洋”潮流中反其道而行,还是挺别开生面的。
天一公司的第一部影片是《立地成佛》,接下去是《女侠李飞飞》,《忠孝节义》,这三部片子都是邵醉翁自己导演。后来又拍摄了由胡蝶主演的几部影片《梁祝痛史》、《珍珠塔》、《孟姜女》,以及《白蛇传》、《唐伯虎点秋香》、《狸猫换太子》等,均取材于民间故事、坊间唱本、京剧剧目、古典小说,都是百姓耳熟能详的内容,因此大受欢迎,赚得盆满钵满。
其时胡蝶正是天一公司力捧的明星,胡蝶原名胡瑞华,16岁时考取了中华电影学校,被尊称为“电影皇后”,她演技精湛、心思深沉(非贬义)、进退有度、温和坚韧,实乃乱世中的传奇人物。
胡蝶后来在回忆录里提到过档明星公司的缘由:天一太过于从生意眼光出发,影片的娱乐性多于艺术性,多数停留在宣扬旧道德上,不符合时代潮流,虽然迎合了一部分的观众,但却不能给观众回味的印象。”胡蝶对自身和当时的电影风格都有清晰的认知,而在邵老大看来,这就是不忠,是挖角,所以才有了后来娶陈玉梅为如夫人的举动。
往事如烟,当事人各执一词,各位看官从心即可。
四、六大派围剿光明顶
从1922年开始,国产制片业迅速崛起,据统计,1922~1926年间,全国各地先后开办的影片公司有175家,单上海一地就有145家,明星和天一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一开始明星并不把天一放在眼里,它好比武林中的名门大派,人才多、路子广、根基深,高高在上,却未曾想到天一剑走偏锋、异军突起,虽然片子比较粗糙,却迎合了广大中下层民众的口味,而且天一出片快,其他影片公司还在酝酿的题材它总是能抢先推出。邵老大早年被人坑怕了,只信自家人,不愿与其他影片公司拉关系、搞联谊…… 凡此种种,令明星觉得天一不仅是个潜在的巨大威胁,而且实属异类,就像那魔教一般,必须围而缴之。
于是在1927年,明星联合上海影戏、大中华百合、民新、华剧和友联六家公司,组成了六合影戏营业公司,以“破除旧思想”为名,对天一发起了进攻。遥想当年,少林、武当、昆仑、峨嵋、崆峒、华山齐聚光明顶,说是匡扶正义、斩妖除魔、净化武林,实则大都与明教有私仇;六合围剿天一,就更是司马昭之心。
电影市场的饼就这么大,商人为了利益,杀人放火的事都做得,何况只是联手围剿。古往今来,小说现实,人性之恶,从未改变。
“六合围剿”最重要的内容就一条:任何发行商或戏院,只要和六合签订了购片合同,就绝对不准再购买天一公司的影片——也就是斩断了天一的放映渠道。你拍了很多片子,却没有影院敢放,只能白白堆在仓库里生灰。一时之间,邵老大压力倍增。
五、开拓南洋
邵氏兄弟苦思冥想,上海的市场既然已经保不住了,又何必吊死在一棵树上,不如走出上海滩,走出国门,到南洋去闯一闯。从内地移民去的华人那么多,他们一定会思慕家乡的文化,喜欢看天一的电影的。
最后,邵醉翁决定派三弟邵山客去南洋开拓市场,邵山客带了一笔资金和几部电影登上了前往新加坡的客船。初到新加坡时,浙江口音的邵山客被来自广东、福建的新加坡华人拒之门外,同时新加坡也有六合影业的势力,但他经过多方探查,发现除了城市以外的广大农村大有可为。
于是他采用了和邱德根同样的方法:农村包围城市,但做这件事,既需要资源,又需要人手,邵山客一人搞不定,便给上海发电报,希望六弟邵逸夫来当帮手。而这一年,19岁的邵逸夫刚刚中学毕业,正在北京考察清华、燕京等著名学府,思索未来之路。
收到兄长们传来的消息后,一为家族责任,二为电影梦想,邵逸夫毅然决定放弃学业,远赴南洋,协助三哥开拓南洋电影市场。
这次的南洋之行成为邵逸夫人生重要的转折点,让他真正站上命中注定属于他的舞台。
他的时代,即将到来。
第二篇:邵逸夫家族(中)——影城大亨
第三篇:邵逸夫家族(下)——天地豪情 外篇:邵逸夫家族·外篇:邵家的后人们
最赞回应
只有成员才能发言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回来真好 (一句话开启世界)
- 搭梯子有风险,大家注意啦 (𝙎𝘼𝙄-九宸!)
- 初恋这件小事原型男女主根本没有在一起 (容妈)
- 有没有晚上运动完会入睡难的鹅? (Olu噜噜噜噜)
- 不知道这个男的是不是极端男权 (惟解漫天作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