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大概是八卦组最认真的赌王vs原配八卦贴!!!
来自: 逢考必过肖浩菌(我是玻璃心 打必还手 骂必还口) 2015-04-22 10:53:40
2019年update
有小可爱跟我说知乎那边有人发这篇了。楼主本人没有知乎号哦。
洗稿抄袭的请自重。
给大家笔芯。
感动的泪牛满面 ************ PS 管理员你看见我打字打得那么用心 你真的要删你就不能说句话嘛? 告诉我到底是哪里有问题? 规矩我都看了三遍了 我不觉得我哪里违反了? 你哪怕有点良心 有点人性 你再删你告诉我为什么好吗? ********* PS2:看文请点【只看楼主】
最赞回应
-
逢考必过肖浩菌 (我是玻璃心 打必还手 骂必还口) 楼主 2015-04-22 11:16:42
我人生第一次开个正经的八卦贴 以下内容全部为我的脑洞 如有雷同 请大家千万不要放在心上:) 我就先开始从赌王家世开始扒把 其实呢 赌王一直以来在媒体上都塑造了一个【自己是穷鬼小子出身】的奋斗故事 很多人耳熟能详的都是赌王如何机智的学葡萄牙语 追求黎小姐的故事 可惜这个富家小姐爱上穷小子的故事 从一开始设定就错惹╮(╯﹏╰)╭ 何鸿燊 从来就不是一个穷小子:) 何鸿燊的父亲是何世光 母亲是冼兴云 何世光是谁捏? 何世光是何福的儿子 (别打我) 何福是个犹太人混血 别的不说 犹太人的经商天赋技能满点√ 自己奋斗成为了当时香港殖民地的最有钱的商人之一 之后也通过自己混血的优势 成功跻身政界 成为第一批香港华裔政府议员 但是他为什么靠自己奋斗呢?因为是穷小子出身? duang!你还是猜错了! 何福是Charles Henry Maurice Bosma 的儿子 何家是当时香港的四大家族之首 地位与今天的李嘉诚 有过之而无不及 后来何福虽然没有继承长房 但是还是娶了门当户对的妹子 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赌王同学 从曾爷爷辈起 出身已非常显赫了:) 其实要是帮赌王列个族谱 他现在奋斗的这点东西 还是真的不够看 他们家以前还资助过军阀 曾经想在乱局里面摸一把来着 而且家里个个显赫 包括结婚的对象 个个都是门当户对 在当时香港 至少是到了赌王这一辈 他们家虽然是何家的旁支 但是家世拿出来基本上可以完爆现在线上一众高富帅 所以他家虽然比起黎小姐家差了不少 但是绝对不会像坊间传闻那样【穷小子偶遇富家小姐】 他们是在一个社会阶层里面 是能在社交场户遇见 父母互相认识的 黎小姐的出身 坊间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曾祖父是【知名律师】 一种是【公证师】 按理来说 无论哪一种 都跟当时如日中天的四大家族 身为何家二房的小少爷 无论如何都不应该看得上一个小小律师的女儿呀( ⊙ o ⊙ )? 更别提当时如何会传出来穷小子v.s.富家女的说法呢? 所以当时这个【显赫】的黎家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何家身为四大家族 嫡支那一脉人才辈出 出过上将 拿过英国国家勋章 荷兰国王授勋过 女王也颁过爵位 当时全香港的有名有姓的十几个家族 个个都是姻亲关系 找谁为什么找你一个公证员呢? 1941年的赌王还在读大学 还是何家养尊处优的小少爷 1942年就辍学娶了老婆? 然后跟着老婆去了澳门? 看起看去 我只看出来两个字 入赘。 楼上有小伙伴说啦 【赌王入赘是因为家道中落啦!】 维基百科也有讲啊!41年打仗啦!于是赌王就辍学跑去澳门逃难去啦!然后认识了富家小姐啊! 但是这几句话里面 疑点重重 自相矛盾 我们一起来一句句看一看 1. 1941赌王到底有没有家道中落? 我们慢慢来说 赌王的高中成绩很烂 门门都是及格 当然不是因为他分数掐的好 是因为老师不敢挂他课 为啥不敢呢 因为当时赌王读书的中学 里面都是富家子 但是在无数个富家子之中 赌王算是F4一般的存在 所以老师虽然不会给他A 但是放他一马给个D还是可以的 后来赌王大学考上了当时的香港大学 很多软文还一度歌颂赌王是唯一一个以门门D考进香港大学的人 你倒是告诉我 门门D叫做考进去吗? 我高考考了30分 考进了清华 你逗我呢? 所以1941年的赌王能上香港大学 因为他是何家人 因为他得大爷爷叫何东! 甚至可以简单粗暴的说 没有何东就没有香港大学! 难道一瞬间这样只手遮天的顶级家族 就突然中落了吗? 答案当然是 放!屁! 1941年的何家好好的!何家人好好的在半山别墅喝咖啡吃下午茶! 银行柜里面钱多的能数到手抽筋! 2. 有些小伙伴又会问啦 既然没有家道中落 那么是不是因为打仗呢?反正坊间都是这么说的嘛! 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 一说起来抗日战争我们都是满脑子南京大屠杀 伏尸百万 血流千里....... 打住打住! 那里是香港岛 当时的英属殖民地啊 你看金陵十三钗里面都知道跑去外国人的教堂躲着好吗? 香港vs日本 是跟当时的大陆完全不同的情况! 但是1941年确实有发生一件事!这件事也确实后来赌王婚姻的催化剂之一! 当年的12月25号 随着港督的投降 香港的日据时期开始了 但是这件事 是不是真的能够影响到当时的何家? 让当时年仅20岁的何家少爷 在慌慌张张之中辍学 连夜逃离香港 并且在一个月之内跟一个高中女生结婚? 请记住 何家当时是英国女王授勋过得!当过少将的!有钱有实权!全家的姻亲遍布当时香港最有权势的人家! 何家老老小小几百号人 都好好的活着 日据时代之后洋房好车也不少 怎么就你一个小少爷 放着金窝银窝不要 火速辍学结婚跑去澳门一呆就是一辈子?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胡搅蛮缠 【你怎么证明何家过得好呢!万一日本人就是很坏呢!】 嘻嘻 我不仅能证明何家过得好 我能证明的是 赌王他爹(作为何家的二房)过得好的不能再好了! 完全没有必要离开香港! 日据时期香港经历了很多事情 但是日本也不是傻 他们日本人最喜欢玩得一套 就是以夷制夷 说好听点就是港人治港 前有伪满洲 后有台湾 香港这已经属于传统了 于是日本人一来就组织了2个华人议会 一共26个人 人人都是当时的政商名流 其中有一个叫做罗文锦 是当时四大家族罗家的真正掌权人 同时也是何家大家长何东的女婿 我们的赌王可以亲切的喊他一声 表姑夫:) 好了 你可能会跟我说 大房跟二房不一样! 说不定人家二房就是很差被欺负!兄弟阋墙啊! 你们看我脑洞这么大 你们想到 想不到的 我都帮你们脑补了 既然如此 我们就来仔细研究一下 当时日占时期的华人势力 作为当时华人议会的第一人 也是第一任主席 是一个叫做周寿臣的人 这个人却跟我们的赌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你们还记得之前我八了赌王的爷爷是何福 赌王的大爷爷是何东 当时何家大家长 有没有发觉我好像跳过了一个人? 嘻嘻 我跳过了赌王的父亲大人>< 现在正好补上来! 赌王爷爷还是很疼这个儿子的 给他安排了一门好亲事 冼德芬的小女儿冼兴云 而我们前面提到的周寿臣当时正在在东华三院当顾问 而冼德芬这位赌王的亲外公 正是东华三院的院长 周寿臣的顶头上司 你想想看 赌王有任何必要逃去澳门吗? 哪怕真的不想呆在香港 送去欧洲 美国留学镀金 难道不行? 有钱有势你跑去澳门搬砖你告诉因为热爱和平 我说给你们听 你们会信吗? 所以现在我们面临一个大问题 到底赌王为什么去澳门?赌王又到底是不是像坊间宣传的那样对一个富家小姐一见钟情苦追得手?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则直接关系到到赌王跟黎小姐之后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结局。 我们来仔细一个个研究下 1.赌王到底为什么去澳门呢? 要解释这个 我们还是需要仔细梳理一下人物关系 虽然我一直提到赌王是【小少爷】 你可能会怀疑 何家虽然家大业大 但是毕竟不是嫡长房 是不是把自己太当回事了? 但是其实兄弟两的关系并不像现在电视剧老演得那样。何家能作为四大家族之首,是有它的原因在的。 一个家族要繁荣,必须先守望相助。而作为把何家真正发扬光大的何东,不仅懂如何当一个好家长,更懂当好哥哥。 那个年代男人流行先成家 后立业,于是何东娶了门当户对的麦秀英。麦家是从政的,清末的皇榜进士,是清朝最后一批官员吧。嫁给何东算是下嫁。 同何东一样是欧亚混血,结婚之初也算是伉俪情深。可是三年都没有生出孩子。又过了三年之后,何东求娶了妻子的表妹作平妻才算是有了孩子。 六年无所出,才抬了妻子的表妹作平妻。在那个年代,也算是有情有义惹。而且他选择表妹的原因也是因为听闻表妹【笃信佛租,温婉和善】。这样生了孩子也会对自己的妻子很尊重。 但是作为原配,没有孩子毕竟不好。于是这个时候,何福,也就是赌王的爷爷,做出了一个决定。 把自己的嫡长子过继给了哥哥。 这件事其实毫无实际意义,何福从头到尾没有任何好处,因为何东当时已经有了五六个儿子,长大成人的也有好几个。加上女儿更是直奔两位数。 这件事其实只是为了让哥哥跟嫂子宽心而已。 在这样的一个尊重妻子 嫡庶有别 的大家庭里长大的赌王 竟然养出了一个宠妾灭妻的性子。 到底是他长歪了 还是情有可原呢? 大家还记得我之前说的赌王不爱读书嘛? 其实不爱读书都是说轻了。赌王根本是看见书就犯困,看见上学就想逃。不过我猜测也是家族遗传,因为他爹也不爱读书╮(╯﹏╰)╭ PS 不爱读书不是笨啊!不要攻击我啊!我是客观描述啊! 赌王他爹那个年代上了中学就算平均水平的情况下 赌王大伯那些 都是去英国留学的 结果终于轮到赌王本人了 你说你不上大学好意思? 于是1939年的赌王不甘不愿的上大学了 对了 同一年的香港大学 张爱玲正因为学业优秀而被张榜表扬 典型的女学霸 而我们不爱读书的赌王 则一枚小学渣。 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有机会不去上学 你说他高不高兴? 你可能要问了 就算赌王想逃学 难道为了逃学就跑去澳门吗? 当然不是啦! 但是如果父母跟他说 可以娶漂亮老婆 不用上学 还没有家里长辈再唠叨他 那时候赌王才刚刚20岁!可不是现在这个身经百战的人瑞! 你们说他会不会答应? 所以他跟妻子根本就不存在自由恋爱!他们是父母定下来的:) 我能想象看我写这些字的很多小伙伴大概心中有千万头草泥马在飞奔 很多人估计都不想再看下去 你们是不是打算拿无数赌王跟黎小姐感人至深的小故事来打我脸? 甚至还有网上流传最多的 赌王大房的女儿爆料自己爸爸当年如何苦追自己妈妈 说什么为了追妈妈学葡萄牙语 好不容易才追到。 其实这句话 一半真 一半假。 你可能觉得我傻逼 凭什么我说就是真的 人家女儿说的不是? 因为这句话自相矛盾。 赌王1941年12月底才去澳门 1942年初就跟黎小姐结婚了 你告诉我你信不信一个学渣在几十天里面学会了一门语言? 赌王会说英文 粤语 但是也丝毫帮助不了毫无关系的葡萄牙语。 那么有没有可能他们用其他语言交流呢?比如黎小姐说不定会粤语或者英文? 很抱歉的告诉你 她!不!会! 黎小姐是二代土生葡人,接受的基本上是纯粹的葡萄牙文教育。更何况,出身贵族,养尊处优,甚至打算招婿的她,没有必要去学这样一门外语。 所以那个八卦的后半句话是对的,赌王确实要学葡萄牙语,但是不是为了追黎小姐! 语言不通 素不相识的两个人没有可能在一个月内完成从相识到相爱 再到结婚的自由恋爱过程! 因为这个结婚的原因非常重要 为了让我更加取信于人 我觉得有必要再继续解释一下 到底为什么我说黎小姐不会英文 我们就要从她家开始说了【救命说了这么久我终于说到澳门了!】 澳门跟香港都是殖民地 相似 但是又不相同 香港是1842年被割让 但澳门却在1583年已经开始葡萄牙人内部自治 保持着跟清朝政府诡异的共存状态 直到1849年彻底把清朝政府势力清除 才开始真正的殖民地管制 是不是觉得我很无聊在背书 耐心一点 时间点是很重要的 那年头的土生葡人不像现在,是实打实掌握着政治以及经济话语权的群体。他们出生,成长在澳门,有些人终其一生可能也没有去过葡萄牙,但是他们只生活在自己葡萄牙人得小圈子里,很少对外通婚。 当然,也有人例外,因为能力卓越而被女王奉赏了爵位。有了爵位,你就可以在葡萄牙拥有自己的封地,也可以购买房产。这样的人,在整个澳门历史里屈指可数。但是黎小姐家就是如此。 自从1849年之后 虽然殖民管制开始建立 但是行政系统还是一片混乱 以前是葡萄牙人内部自治 大家背景相同自然好管理 但是真正的执行一个城市完全的管理 当时的政府管了几年才发觉不对 奇怪怎么掉坑里了? 他们那时候迫切的需要一个拥有执行力的法律章程。但是一切必须从头做起。 那么这一次跟黎家的关系在哪儿呢? 还记得吗 坊间传闻 黎小姐的祖父是律师 又一说公证师 那么无论哪一种 其实都是司法系统的 这件事你们能理解把 那么我们先不追究祖父的细节 那么黎家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坊间对于黎家的具体职业其实总是语焉不详,一下子说【澳门唯一】,但却又是一个小小律师而已。难道全澳门没有律师?你信? 等等 律师?那时候连法典都没有!但是坊间的传闻也其实隐藏了真相的影子 其黎家两代人 都参与了一份叫做【澳门省组织章程】的制定 这是澳门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详尽法典,也第一次提出了【政务委员会】作为监督机构的设想。 由于1910的葡萄牙革命 推翻了当时葡萄牙皇室政权 这份原本应该早就面试的章程推迟了整整七年。 但是这七年的等待是有意义哒! 因为以往由女王指派的葡萄牙总督,不得不面对澳门当地势力的分权。 于是这个初级议会的提出,让土生葡人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 在司法系统上拥有了自己话语权。 黎家确实是把手伸进了司法系统,也确实是司法系统的第一人。但是却不是坊间传闻的那个【公证师】。 在这开始 你们有没有意识到 黎家跟何家最大的差别? 给你三秒钟你自己想!不许偷看! 嘻嘻 嘻嘻 嘻嘻 我相信你这么聪明 你肯定猜得到>< 对啊 虽然都有钱 也都是名门望族 但是黎家却是有实权的存在。 让我毫不负责的随便打个比喻:【老子法典都是我写的,最终解释权也在我这里!】 但是英属香港的何家 虽然是华裔四巨头之首 但是因为英国政权稳定 手段铁腕 他们在政治上 始终是无法如同黎家一样 更进一步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的 黎家对于赌王当时的身份来说 是妥妥的下嫁 回到原本的话题上 当时的澳门 已经出现了三权分立的雏形 澳门总督虽然地位仍然是超然 但是比起英属香港的总督来说 已经算是跌下神坛了 即使如此 一个隔壁邻居家里的大土豪 看看也就罢了 有什么理由非要联姻呢? 又或者说,何家为什么要处心积虑把好好的儿子推出去入赘呢? 大体上 有两个原因 1.当时的香港利益链 基本上已经被各大家族瓜分完毕 而且几乎所有人家族都一衣带水 互为姻亲 撕破脸来抢地盘的事 何家绝对干不出来 2.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前面提到过 战争确实在这件事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这绝不是所谓的 日占时期而来的突发奇想 而是真正拥有内部线人哟 还记得我说过 何家长房曾经支持过大陆军阀吗? 他们家支持的人我相信你们大部分都认识 我们的民国大帅哥 张学良 长房三子何世礼 自小就跟随张学良 最终做到了陆军二级上将 有这么一个铁打的内线在 如果大陆战况有任何变化 你们何家会不会第一个接到消息? 1940年年中 因为德军在欧洲战场的压倒性胜利 国内抗日战争的出现了很多悲观的看法。尤其是1941年 日军开始从中国战场 转移至亚太战场。香港会受到军事打击这件事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了。 你们觉得 身在抗日战争第一线的何世礼 会不会毫无感觉? 所以1940年的下半年 何家已经开始思考起后路了 而当时的赌王也正好是谈婚论嫁的年纪 还有什么比联姻更可靠方便的方法吗?
-
逢考必过肖浩菌 (我是玻璃心 打必还手 骂必还口) 楼主 2015-04-23 03:30:19
并没有提到你说的人啊... 我现在说的是香港的何家 是香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大佬...他至少挺爱国的= = 你说的何家赌王现在为止一点儿戏份都没有...
-
逢考必过肖浩菌 (我是玻璃心 打必还手 骂必还口) 楼主 2015-04-24 14:07:22
当然是钱!钱!钱!$_$ 1942年下旬才开始跟着梁基浩的赌王 在1943年已经拿到了坊间传闻的100万分红! 这可是一年的分红!你别说告诉我是一个秘书!就算你给人挡子弹都拿不到数目! 为了让你们对这个数字有概念 最讨厌数学的楼主我 决定跟你们仔仔细细算一下这笔钱 1940年代的香港 已经放弃了清末民初的银元制度 转而把港币作为主要货币 同时汇率与当时的英镑挂钩 1英镑 = 16 港币 1英镑 = 4美元 所以4港币=1美元 (小学数学真是我的极限了) 为了计算出这笔钱到底等价于今天的多少钱 楼主我煞费苦心的选择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就是二战之后的以美金+黄金作为国际货币的体系。 那么40年代的1美金的含金量是0.8887g 一盎司是28.35g 2014年的金价是1200美金/盎司 我猜你们看见这些数字就跟我一样的头疼 没关系! 我已经帮你们把计算器按好了! 是940万美金! 1943年一年的分红! 同志们 940万美金按照1:6的汇率是超过5600万人民币啊! 这是一年的分红啊! 你们告诉我哪家的秘书这么好做啊! 就算是合伙人 你1942才当秘书的 怎么就算你没几个月转成合伙人好了 你没满一年你好意思拿几千万的分红啊? 你们摸着良心告诉我梁基浩不是散财童子是什么? 那只能是财神爷了啊?! 跟着梁基浩随便混了几年的赌王 已经分分钟有了上亿的身家! 你们还记得李泽楷转手卫视广播给默克多 多卖了4亿美金的传奇故事么? 27岁的李泽楷凭什么创造这样的神话? 因为他牛逼吗? 你信? 你愿意侮辱你得智商也不能侮辱我的智商啊! 牛顿都承认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你李泽楷再有能力 没有你爹你能24岁就跑去卫视广播里面当董事会经理吗?! 那么22岁的赌王拿到5600万分红你告诉我是因为他天资过人? 你以为他是八卦组动辄18cm 180 身带体香的高富帅?! 而且这笔钱 他!拿!了!三!年! 这笔钱写出来长这样 170,000,000 170,000,000 170,000,000 (重要的事说三遍) 来 请让我们一起深呼吸 跟着我大喊 我!想!要!个!好!爹! ********************** 三天了 楼主已经写了快1w5千字了.... 我都被自己吓哭了... 你们不给多点留言真的良心过意的去吗?! 你们让我每次点开楼 看见的都是我的自言自语你们忍心吗?!
-
逢考必过肖浩菌 (我是玻璃心 打必还手 骂必还口) 楼主 2015-04-23 10:12:40
那么真实的原因是因为什么呢? 当然是因为葡萄牙! 哈哈 你肯定觉得这不是废话么~ 但是确实如此╮(╯﹏╰)╭ 葡萄牙这个近代存在感很低的国家 在二战的时候也算是个香饽饽 所谓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就是这个意思吧~~ 比起瑞士作为中立国的广为人知 葡萄牙是个在中国鲜少人提到的完全中立国 虽然的确葡萄牙因为卓越的外交手段 保持了跟自己前殖民地巴西非常紧密的同盟关系。但是毕竟远水救不了近火,真正让其免受战争之火是葡萄牙自己的战略眼光。 在二战之前葡萄牙与英法保持者密切并且良好的关系,但是因为同盟国在二战中得逐步败退,拥有重要物流港口的葡萄牙最终还是向轴心国递出了橄榄枝。 宣布中立之后的葡萄牙,坐拥当时最大的出口港,有者重要的战略意义。是英德必争之地。但是也因为鹬蚌相争,让葡萄牙渔翁得利。 不仅免受战争困扰,也在大发了一笔战争财。 而见到自己对手的好兄弟倒戈,当时的纳粹德国也心情大好的跟葡萄牙正式签订了免战协议。 甚至由于当时纳粹对于战略物资的缺乏,葡萄牙一度成为了当时纳粹钨石的唯一供给方。 而这一年,正是1940年。 遥远的东方,中国大地上正在进行着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持续最久的一场战役,百团大战。 二战的寒冬,终于降临了。 那么此时作为 作为从15世纪就被殖民占领的澳门,与葡萄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打狗也要看主人,当时赚得盆体满钵的葡萄牙,难道会任人欺凌吗? 俗话说的话,有钱的男人嗓门大。 有钱的国家也一样! 面对日本的虎视眈眈,澳门政府会不会提心吊胆的联系葡萄牙?而公开签署免战协议的纳粹,难道还任由日本攻击自己唯一的战略物资提供者? 而对于日本来说,弹丸之地的澳门,值得他们为此跟盟军撕破脸吗? 所以,这一步棋,他们绝不会走! ************** 满地翻滚求回复>< 客官看得开心就打赏下小的呗030
-
逢考必过肖浩菌 (我是玻璃心 打必还手 骂必还口) 楼主 2015-04-22 11:16:42
我人生第一次开个正经的八卦贴 以下内容全部为我的脑洞 如有雷同 请大家千万不要放在心上:) 我就先开始从赌王家世开始扒把 其实呢 赌王一直以来在媒体上都塑造了一个【自己是穷鬼小子出身】的奋斗故事 很多人耳熟能详的都是赌王如何机智的学葡萄牙语 追求黎小姐的故事 可惜这个富家小姐爱上穷小子的故事 从一开始设定就错惹╮(╯﹏╰)╭ 何鸿燊 从来就不是一个穷小子:) 何鸿燊的父亲是何世光 母亲是冼兴云 何世光是谁捏? 何世光是何福的儿子 (别打我) 何福是个犹太人混血 别的不说 犹太人的经商天赋技能满点√ 自己奋斗成为了当时香港殖民地的最有钱的商人之一 之后也通过自己混血的优势 成功跻身政界 成为第一批香港华裔政府议员 但是他为什么靠自己奋斗呢?因为是穷小子出身? duang!你还是猜错了! 何福是Charles Henry Maurice Bosma 的儿子 何家是当时香港的四大家族之首 地位与今天的李嘉诚 有过之而无不及 后来何福虽然没有继承长房 但是还是娶了门当户对的妹子 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赌王同学 从曾爷爷辈起 出身已非常显赫了:) 其实要是帮赌王列个族谱 他现在奋斗的这点东西 还是真的不够看 他们家以前还资助过军阀 曾经想在乱局里面摸一把来着 而且家里个个显赫 包括结婚的对象 个个都是门当户对 在当时香港 至少是到了赌王这一辈 他们家虽然是何家的旁支 但是家世拿出来基本上可以完爆现在线上一众高富帅 所以他家虽然比起黎小姐家差了不少 但是绝对不会像坊间传闻那样【穷小子偶遇富家小姐】 他们是在一个社会阶层里面 是能在社交场户遇见 父母互相认识的 黎小姐的出身 坊间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曾祖父是【知名律师】 一种是【公证师】 按理来说 无论哪一种 都跟当时如日中天的四大家族 身为何家二房的小少爷 无论如何都不应该看得上一个小小律师的女儿呀( ⊙ o ⊙ )? 更别提当时如何会传出来穷小子v.s.富家女的说法呢? 所以当时这个【显赫】的黎家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何家身为四大家族 嫡支那一脉人才辈出 出过上将 拿过英国国家勋章 荷兰国王授勋过 女王也颁过爵位 当时全香港的有名有姓的十几个家族 个个都是姻亲关系 找谁为什么找你一个公证员呢? 1941年的赌王还在读大学 还是何家养尊处优的小少爷 1942年就辍学娶了老婆? 然后跟着老婆去了澳门? 看起看去 我只看出来两个字 入赘。 楼上有小伙伴说啦 【赌王入赘是因为家道中落啦!】 维基百科也有讲啊!41年打仗啦!于是赌王就辍学跑去澳门逃难去啦!然后认识了富家小姐啊! 但是这几句话里面 疑点重重 自相矛盾 我们一起来一句句看一看 1. 1941赌王到底有没有家道中落? 我们慢慢来说 赌王的高中成绩很烂 门门都是及格 当然不是因为他分数掐的好 是因为老师不敢挂他课 为啥不敢呢 因为当时赌王读书的中学 里面都是富家子 但是在无数个富家子之中 赌王算是F4一般的存在 所以老师虽然不会给他A 但是放他一马给个D还是可以的 后来赌王大学考上了当时的香港大学 很多软文还一度歌颂赌王是唯一一个以门门D考进香港大学的人 你倒是告诉我 门门D叫做考进去吗? 我高考考了30分 考进了清华 你逗我呢? 所以1941年的赌王能上香港大学 因为他是何家人 因为他得大爷爷叫何东! 甚至可以简单粗暴的说 没有何东就没有香港大学! 难道一瞬间这样只手遮天的顶级家族 就突然中落了吗? 答案当然是 放!屁! 1941年的何家好好的!何家人好好的在半山别墅喝咖啡吃下午茶! 银行柜里面钱多的能数到手抽筋! 2. 有些小伙伴又会问啦 既然没有家道中落 那么是不是因为打仗呢?反正坊间都是这么说的嘛! 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 一说起来抗日战争我们都是满脑子南京大屠杀 伏尸百万 血流千里....... 打住打住! 那里是香港岛 当时的英属殖民地啊 你看金陵十三钗里面都知道跑去外国人的教堂躲着好吗? 香港vs日本 是跟当时的大陆完全不同的情况! 但是1941年确实有发生一件事!这件事也确实后来赌王婚姻的催化剂之一! 当年的12月25号 随着港督的投降 香港的日据时期开始了 但是这件事 是不是真的能够影响到当时的何家? 让当时年仅20岁的何家少爷 在慌慌张张之中辍学 连夜逃离香港 并且在一个月之内跟一个高中女生结婚? 请记住 何家当时是英国女王授勋过得!当过少将的!有钱有实权!全家的姻亲遍布当时香港最有权势的人家! 何家老老小小几百号人 都好好的活着 日据时代之后洋房好车也不少 怎么就你一个小少爷 放着金窝银窝不要 火速辍学结婚跑去澳门一呆就是一辈子?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胡搅蛮缠 【你怎么证明何家过得好呢!万一日本人就是很坏呢!】 嘻嘻 我不仅能证明何家过得好 我能证明的是 赌王他爹(作为何家的二房)过得好的不能再好了! 完全没有必要离开香港! 日据时期香港经历了很多事情 但是日本也不是傻 他们日本人最喜欢玩得一套 就是以夷制夷 说好听点就是港人治港 前有伪满洲 后有台湾 香港这已经属于传统了 于是日本人一来就组织了2个华人议会 一共26个人 人人都是当时的政商名流 其中有一个叫做罗文锦 是当时四大家族罗家的真正掌权人 同时也是何家大家长何东的女婿 我们的赌王可以亲切的喊他一声 表姑夫:) 好了 你可能会跟我说 大房跟二房不一样! 说不定人家二房就是很差被欺负!兄弟阋墙啊! 你们看我脑洞这么大 你们想到 想不到的 我都帮你们脑补了 既然如此 我们就来仔细研究一下 当时日占时期的华人势力 作为当时华人议会的第一人 也是第一任主席 是一个叫做周寿臣的人 这个人却跟我们的赌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你们还记得之前我八了赌王的爷爷是何福 赌王的大爷爷是何东 当时何家大家长 有没有发觉我好像跳过了一个人? 嘻嘻 我跳过了赌王的父亲大人>< 现在正好补上来! 赌王爷爷还是很疼这个儿子的 给他安排了一门好亲事 冼德芬的小女儿冼兴云 而我们前面提到的周寿臣当时正在在东华三院当顾问 而冼德芬这位赌王的亲外公 正是东华三院的院长 周寿臣的顶头上司 你想想看 赌王有任何必要逃去澳门吗? 哪怕真的不想呆在香港 送去欧洲 美国留学镀金 难道不行? 有钱有势你跑去澳门搬砖你告诉因为热爱和平 我说给你们听 你们会信吗? 所以现在我们面临一个大问题 到底赌王为什么去澳门?赌王又到底是不是像坊间宣传的那样对一个富家小姐一见钟情苦追得手?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则直接关系到到赌王跟黎小姐之后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结局。 我们来仔细一个个研究下 1.赌王到底为什么去澳门呢? 要解释这个 我们还是需要仔细梳理一下人物关系 虽然我一直提到赌王是【小少爷】 你可能会怀疑 何家虽然家大业大 但是毕竟不是嫡长房 是不是把自己太当回事了? 但是其实兄弟两的关系并不像现在电视剧老演得那样。何家能作为四大家族之首,是有它的原因在的。 一个家族要繁荣,必须先守望相助。而作为把何家真正发扬光大的何东,不仅懂如何当一个好家长,更懂当好哥哥。 那个年代男人流行先成家 后立业,于是何东娶了门当户对的麦秀英。麦家是从政的,清末的皇榜进士,是清朝最后一批官员吧。嫁给何东算是下嫁。 同何东一样是欧亚混血,结婚之初也算是伉俪情深。可是三年都没有生出孩子。又过了三年之后,何东求娶了妻子的表妹作平妻才算是有了孩子。 六年无所出,才抬了妻子的表妹作平妻。在那个年代,也算是有情有义惹。而且他选择表妹的原因也是因为听闻表妹【笃信佛租,温婉和善】。这样生了孩子也会对自己的妻子很尊重。 但是作为原配,没有孩子毕竟不好。于是这个时候,何福,也就是赌王的爷爷,做出了一个决定。 把自己的嫡长子过继给了哥哥。 这件事其实毫无实际意义,何福从头到尾没有任何好处,因为何东当时已经有了五六个儿子,长大成人的也有好几个。加上女儿更是直奔两位数。 这件事其实只是为了让哥哥跟嫂子宽心而已。 在这样的一个尊重妻子 嫡庶有别 的大家庭里长大的赌王 竟然养出了一个宠妾灭妻的性子。 到底是他长歪了 还是情有可原呢? 大家还记得我之前说的赌王不爱读书嘛? 其实不爱读书都是说轻了。赌王根本是看见书就犯困,看见上学就想逃。不过我猜测也是家族遗传,因为他爹也不爱读书╮(╯﹏╰)╭ PS 不爱读书不是笨啊!不要攻击我啊!我是客观描述啊! 赌王他爹那个年代上了中学就算平均水平的情况下 赌王大伯那些 都是去英国留学的 结果终于轮到赌王本人了 你说你不上大学好意思? 于是1939年的赌王不甘不愿的上大学了 对了 同一年的香港大学 张爱玲正因为学业优秀而被张榜表扬 典型的女学霸 而我们不爱读书的赌王 则一枚小学渣。 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有机会不去上学 你说他高不高兴? 你可能要问了 就算赌王想逃学 难道为了逃学就跑去澳门吗? 当然不是啦! 但是如果父母跟他说 可以娶漂亮老婆 不用上学 还没有家里长辈再唠叨他 那时候赌王才刚刚20岁!可不是现在这个身经百战的人瑞! 你们说他会不会答应? 所以他跟妻子根本就不存在自由恋爱!他们是父母定下来的:) 我能想象看我写这些字的很多小伙伴大概心中有千万头草泥马在飞奔 很多人估计都不想再看下去 你们是不是打算拿无数赌王跟黎小姐感人至深的小故事来打我脸? 甚至还有网上流传最多的 赌王大房的女儿爆料自己爸爸当年如何苦追自己妈妈 说什么为了追妈妈学葡萄牙语 好不容易才追到。 其实这句话 一半真 一半假。 你可能觉得我傻逼 凭什么我说就是真的 人家女儿说的不是? 因为这句话自相矛盾。 赌王1941年12月底才去澳门 1942年初就跟黎小姐结婚了 你告诉我你信不信一个学渣在几十天里面学会了一门语言? 赌王会说英文 粤语 但是也丝毫帮助不了毫无关系的葡萄牙语。 那么有没有可能他们用其他语言交流呢?比如黎小姐说不定会粤语或者英文? 很抱歉的告诉你 她!不!会! 黎小姐是二代土生葡人,接受的基本上是纯粹的葡萄牙文教育。更何况,出身贵族,养尊处优,甚至打算招婿的她,没有必要去学这样一门外语。 所以那个八卦的后半句话是对的,赌王确实要学葡萄牙语,但是不是为了追黎小姐! 语言不通 素不相识的两个人没有可能在一个月内完成从相识到相爱 再到结婚的自由恋爱过程! 因为这个结婚的原因非常重要 为了让我更加取信于人 我觉得有必要再继续解释一下 到底为什么我说黎小姐不会英文 我们就要从她家开始说了【救命说了这么久我终于说到澳门了!】 澳门跟香港都是殖民地 相似 但是又不相同 香港是1842年被割让 但澳门却在1583年已经开始葡萄牙人内部自治 保持着跟清朝政府诡异的共存状态 直到1849年彻底把清朝政府势力清除 才开始真正的殖民地管制 是不是觉得我很无聊在背书 耐心一点 时间点是很重要的 那年头的土生葡人不像现在,是实打实掌握着政治以及经济话语权的群体。他们出生,成长在澳门,有些人终其一生可能也没有去过葡萄牙,但是他们只生活在自己葡萄牙人得小圈子里,很少对外通婚。 当然,也有人例外,因为能力卓越而被女王奉赏了爵位。有了爵位,你就可以在葡萄牙拥有自己的封地,也可以购买房产。这样的人,在整个澳门历史里屈指可数。但是黎小姐家就是如此。 自从1849年之后 虽然殖民管制开始建立 但是行政系统还是一片混乱 以前是葡萄牙人内部自治 大家背景相同自然好管理 但是真正的执行一个城市完全的管理 当时的政府管了几年才发觉不对 奇怪怎么掉坑里了? 他们那时候迫切的需要一个拥有执行力的法律章程。但是一切必须从头做起。 那么这一次跟黎家的关系在哪儿呢? 还记得吗 坊间传闻 黎小姐的祖父是律师 又一说公证师 那么无论哪一种 其实都是司法系统的 这件事你们能理解把 那么我们先不追究祖父的细节 那么黎家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坊间对于黎家的具体职业其实总是语焉不详,一下子说【澳门唯一】,但却又是一个小小律师而已。难道全澳门没有律师?你信? 等等 律师?那时候连法典都没有!但是坊间的传闻也其实隐藏了真相的影子 其黎家两代人 都参与了一份叫做【澳门省组织章程】的制定 这是澳门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详尽法典,也第一次提出了【政务委员会】作为监督机构的设想。 由于1910的葡萄牙革命 推翻了当时葡萄牙皇室政权 这份原本应该早就面试的章程推迟了整整七年。 但是这七年的等待是有意义哒! 因为以往由女王指派的葡萄牙总督,不得不面对澳门当地势力的分权。 于是这个初级议会的提出,让土生葡人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 在司法系统上拥有了自己话语权。 黎家确实是把手伸进了司法系统,也确实是司法系统的第一人。但是却不是坊间传闻的那个【公证师】。 在这开始 你们有没有意识到 黎家跟何家最大的差别? 给你三秒钟你自己想!不许偷看! 嘻嘻 嘻嘻 嘻嘻 我相信你这么聪明 你肯定猜得到>< 对啊 虽然都有钱 也都是名门望族 但是黎家却是有实权的存在。 让我毫不负责的随便打个比喻:【老子法典都是我写的,最终解释权也在我这里!】 但是英属香港的何家 虽然是华裔四巨头之首 但是因为英国政权稳定 手段铁腕 他们在政治上 始终是无法如同黎家一样 更进一步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的 黎家对于赌王当时的身份来说 是妥妥的下嫁 回到原本的话题上 当时的澳门 已经出现了三权分立的雏形 澳门总督虽然地位仍然是超然 但是比起英属香港的总督来说 已经算是跌下神坛了 即使如此 一个隔壁邻居家里的大土豪 看看也就罢了 有什么理由非要联姻呢? 又或者说,何家为什么要处心积虑把好好的儿子推出去入赘呢? 大体上 有两个原因 1.当时的香港利益链 基本上已经被各大家族瓜分完毕 而且几乎所有人家族都一衣带水 互为姻亲 撕破脸来抢地盘的事 何家绝对干不出来 2.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前面提到过 战争确实在这件事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这绝不是所谓的 日占时期而来的突发奇想 而是真正拥有内部线人哟 还记得我说过 何家长房曾经支持过大陆军阀吗? 他们家支持的人我相信你们大部分都认识 我们的民国大帅哥 张学良 长房三子何世礼 自小就跟随张学良 最终做到了陆军二级上将 有这么一个铁打的内线在 如果大陆战况有任何变化 你们何家会不会第一个接到消息? 1940年年中 因为德军在欧洲战场的压倒性胜利 国内抗日战争的出现了很多悲观的看法。尤其是1941年 日军开始从中国战场 转移至亚太战场。香港会受到军事打击这件事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了。 你们觉得 身在抗日战争第一线的何世礼 会不会毫无感觉? 所以1940年的下半年 何家已经开始思考起后路了 而当时的赌王也正好是谈婚论嫁的年纪 还有什么比联姻更可靠方便的方法吗?
-
逢考必过肖浩菌 (我是玻璃心 打必还手 骂必还口) 楼主 2015-04-22 11:17:23
可是这件事 还是有几个牵强的地方 1.为什么联姻对象一定是赌王? 2.什么是跟黎家联姻的必要性?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联姻联姻 自然应该是对等 虽然我老扯入赘 但是这件事先放在一边 我们可以在婚后生活慢慢扒皮 如果是对等的关系 是不是先决条件是这个人本身跟自己女儿相不相配? 当年19岁的黎小姐 vs 适龄21的赌王 确实是一对璧人啊 【不怕被闪瞎的请自行搜索照片】 至于硬件方面 赌王不爱读书 走后门上大学这件事 你不说 我不说 香港大学时任校长不说 谁会知道 谁会想得到? 你说你去相亲 问对方:你什么学校? 男:清华 你:清华也有学渣 你开个成绩单给我看看 你觉得那是正常人的对白吗? 至于辍学一说 你觉得何家会明明白白的说【孩子不乐意读书 不如先结婚算了】嘛? 所以啊 大家要记住 说话是一门艺术:) 对不起我好像有点跑偏了… 咳咳 那么你可能会说 当时何家有没有可能有其他适龄男青年呢? 当然会有啦!尼玛那年代有钱人生孩子都是两位数起跳啊! 但是呢 在时局不明的情况下 把自己的孩子丢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入赘’过去?【此处入赘指的是 住在女方家那得!】 这个差事 还真不是个人人争抢的肥差 至少在何家不算是 那么 你会不会好奇为什么冤大头 何世光就会同意呢? 因为有一个更大的冤大头 一定会同意 那就是何世光他爹 →何福:)【又把老爷子拉出来溜溜了】 那么何福为什么会答应? 很简单 因为这件事开口的一定是何东 !而何东开口别说一个孙子 再给出去个儿子都成! 何福老爷子 根本就是一个送儿子专业户嘛! 当年元配妻子生了三个儿子 分别是荣 耀 光 荣过继给了何东已经说过了 其实二儿子耀也曾过继给他去世的兄弟继承香火 老爷子根本不把嫡子当儿子啊【何世光内心独白】 所以小时候幸免于难的何世光 长大之后不得不像兰尼斯特家一样 pay his debt 不过是父债子偿:) 题外话:有小伙伴有提到说黎小姐 排行15 家里有至少25个兄弟姐妹 传闻有40多个 甚至于 黎小姐都是小老婆生得 其实关于黎小姐在家具体的地位 我们应该是从婚后开始说 但是呢 既然有人提出了 我稍微说一下 小伙伴说的15 25 40的数字我们先放一边 我们来聊一聊小老婆的问题 总所周知 欧洲因为宗教的原因 奉行一夫一妻制 同样有信仰的黎家 有没有可能像何家一样纳妾? 梦里大概可以。 那么你可以跟我争 说不定是情妇生得呢!情妇总可以有吧! 情妇当然可以有 但是这样的孩子叫私生子 对于当年的何家 这样的联姻难道不是在打何家的脸? 更何况 如果真的有25-40个孩子的话 少说也有十几个女儿 哪怕一个都没有是妻子生得么?非要拿一个情妇的私生子来充数? 是黎家人傻 还是黎家人傻? 具体我就不展开了 不然我婚后生活写什么! 欢迎大家自己动脑思(脑)考(补):)
-
逢考必过肖浩菌 (我是玻璃心 打必还手 骂必还口) 楼主 2015-04-22 11:32:00
我搜到你说的这个了 在天涯一个八卦贴上 但是我这么跟你说把 黎家长辈全家都信教 而且年老之后长辈是呆在葡萄牙了 而且我其实很多事没说 可能如果有机会说的话 你就会知道她得话跟事实不一定会有冲突 嘻嘻嘻
-
逢考必过肖浩菌 (我是玻璃心 打必还手 骂必还口) 楼主 2015-04-22 11:36:59
好了 我们现在懂了 如果要搞一场联姻 十有八九落到赌王头上 赌王是逃不掉的 但是真的非要跟黎家不可嘛?这场婚姻本身到底是为啥? 答案其实很简单 跟当时的战争局势有直接的关联 让我再次回到1940年 的六月 在欧洲战场上, 日本的同盟军 德意志刚刚结束了跟法国长达半年的僵持站。占领了首都巴黎的德国人,仿佛已经看见了轴心国胜利的曙光。 而二战历史上 欧洲最黑暗的时光 这才刚刚拉开序幕。 被这个消息鼓舞的日本 已经开始规划它未来美好的大东亚共荣圈 因此 日本的军事部署已经开始向东南亚地区转移 身在战争第一线的何三少何世礼 在确认消息之后肯定第一时间会转达给何东 因为 香港 可能已经不够安全了 ******* 全部存货清空 本来还想把日本这条线原因写完的 实在没心情惹 如果明天看见没删帖再继续写! 么么哒!
-
人间喜乐是贾玲 (贾玲女神么么哒) 2015-04-22 12:08:25
我是同意你的观点的,黎当时应该是下嫁,而且何很可能是入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何当年是有葡籍的。可是他自己也说过本身是英国、犹太、中国、荷兰混血。这个国籍只能是依靠黎得到的。当时澳门作为殖民地,很多重要的职位,以及一些资格是只有葡籍人才可以的。包括他后面竞标赌牌,叶汉答应叶德利把他拉进来,就是因为他有葡籍,叶汉和叶德利都没有。
-
逢考必过肖浩菌 (我是玻璃心 打必还手 骂必还口) 楼主 2015-04-22 12:10:58
看过豪斯医生咩 豪斯总是喜欢说 patients always lie 其实人会说谎 但是客观存在的东西不会说谎 所以把所有客观的线索放在一起 那个逻辑最通顺的解释 很可能就是真理
-
逢考必过肖浩菌 (我是玻璃心 打必还手 骂必还口) 楼主 2015-04-22 23:50:22
奇怪 不是有港英驻军嘛? 但是你觉得欧洲战场上法国本土首都都丢了 英国当时面对轴心国的战况如何? 1941年的投降 早就是这一切先兆之下的必然了。 可以说 当时的何家家长 其实已经清楚的意识到了这一切 还记得我说过何家在日占时期过得还不错嘛?那么为什么何家不干脆的讨好日本人? 哪怕你不懂讨好 你学着周旋一下不行么? 当时的儿女亲家 交从甚密的绅士们 很多都进入了日占时期的华人议会 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单独没有姓何的? 这里必须浅谈一下何家的政治倾向 他!们!仇!日! 何东何福小时候 还是清末 从小接受东方私塾教育的他们 其实是母亲一手带大。他们的母亲施娣也是一个奇人了。要说他们母亲的故事,我真的得再开一个贴2333. 他们对于清末政府被列强侵略的事情 一直都不曾释怀。 何东甚至曾经献金给康有为支持变法 戊戌变法里也有何家的影子! 国家欺凌 战火弥漫 对于生活在英属香港的何东来说 一直都是一块心病。所以当小儿子对他说起长大之后要【保家卫国】的时候,他心里的国,是那个海峡对岸的国。 而支持张学良 最主要的原因也是他对日本政府的毫不妥协 身怀日军杀父之仇的他 绝不可能跟日军合作!这才是能跟何东在政治报复上不谋而合的人! 这样的何家 有没有可能跟日军费心周旋?不 他们不会 他们也不需要。 因为何家足够强大 他们只是要让小辈姻亲出马 自己养晦韬光就好 但是哪怕意识到未来的动荡 当时已经成为一个巨大商业机器的何家有没有可能倾巢而出? 所以这个时候 去澳门的这一步棋 并不是那么举足轻重的一步 但是确是各方权衡出来的一步 在当时的情况下 送去一个小辈在澳门探探路 也算是当时的一步后手。 因为澳门 在二战期间犹如欧洲的瑞士一般 地位斐然 比起大洋彼岸的美洲 澳门才是最好的去处! ************ 起床刚码了这些>< 好啦我去觅食了! 翻滚着求回帖!!
-
Tannin 2015-04-23 00:58:14
其实过继未尝不见得是个很好的选择。如果三个儿子都在他名下,以后分的自然是他一个人名下的资源。这样子,长房的分了,过继去继承的也分了,对他本人来讲占有的更多了。对于家族来讲血缘更近的人占有了更多的资源,这点上宗族家庭而言意味着财富集中。内婚的目的也是一样的。 过继是个啧啧。。。的选择啊~ 被过继的反而比较惨啊。。。尤其是。。。庶出的那些。。。家里那个好不容易挂了,来个新的。。。。。。。。。_(:з」∠)_。。。心塞!
-
逢考必过肖浩菌 (我是玻璃心 打必还手 骂必还口) 楼主 2015-04-23 01:03:57
你误会惹 何福有一堆孩子 占资源用自己的嫡子是毫无必要的 而且当时是清末 跟现在不同 对于妇女无后 是很不雅的 甚至于 元配无所出 平妻生了七八个 这样的情况下 族谱都看不下去 当时的价值观跟现代是不同的 至于你说的分钱 其实在何家 至少在何东何福之间是不存在的 他们是算最模范的兄弟了 何东说的何福一定听 何福要的不要的 不等他开口 何东就会拱手相让 如果要细写 又要开新帖惹T_T 我还想早点八完赌王呢T_T
只有成员才能发言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初恋这件小事原型男女主根本没有在一起 (容妈)
- 有没有晚上运动完会入睡难的鹅? (Olu噜噜噜噜)
- 不知道这个男的是不是极端男权 (惟解漫天作雪飞)
- 孙海洋被拐事件中印象深刻的三个女人 (七月一日生)
- 才知道孙海洋还有个女儿叫孙悦,也就是孙卓的亲姐姐 (波比艾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