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古人吃吃喝喝那些事(更新至水果篇)
来自: 改元狂魔(我与我 周旋久 宁作我) 2020-08-05 12:10:46
最近组内关于学霸报考北大考古的讨论很激烈,发现许多人对考古有点误解。
其实考古并不停留于简单的发掘,虽然我们经常说自己是挖土的,但更多的是停留在对出土文物的研究中。
以物窥人,才是考古人追求的目标。
乘着组内讨论的东风,今天不扒大墓,我们来扒一扒古代人的生活,他们吃什么,喝什么。我们常常说自己是吃货大国,那么你知道我们现在很多习以为常的食物在以前是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吗?你知道很多我们现在常见的食物其实是“舶来品”吗?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古代吃货的世界。
【对,俺又回来了,隔壁那个扒大墓的楼主./105632370.html#1400814434】
先从主食说起吧。
1.主食
直到现在,我们的主食还是以农作物为主,而在史前时期主食有粟和稻两种。
粟:
粟是一种谷物,脱壳后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小米。

北京门头沟区东胡林出土的粟,距今一万多年,是在我国土地上发现的最早的人工种植小米的证据。
一万多年前,我国大致出于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原始农业开始兴起。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发展而来的,基本上是一种播种——收获的农业。门头沟区东胡林史前遗址出土有墓葬、灰坑、火塘等遗迹,出土较多石器、陶器、骨器、蚌器及动、植物遗骸,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粟在早期,是重要的主食之一,随着小麦的传入和稻米的广泛种植,现在已经很少见于餐桌了。
不过小米粥真的很好喝,而且我觉得北方的要更好喝一些?
稻:
稻也就是大米,现在仍然是我们的主食。
湖南道县玉蟾岩出土了距今一万多年的稻,这里是个积水的山洞,当地人叫蛤蟆坑,考古学家觉得这个名字不够文雅,所以改名为玉蟾岩。

先秦时期,北方种的水稻不多。孔子曾说:“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可见,当时稻还是很珍贵的。到汉代时,南方已经广泛种植水稻。
湖北江陵凤凰山汉墓出土的简牍中记载有粢米、白稻米、精米等各种稻米,所以当时稻米已经成为当地人的主食。
除了粟和稻以外,还有一些谷物也受到人们的喜爱。
小麦:
原产于两河流域的小麦,最早出现在我国甘肃地区马家窑文化遗址中,距今约五千年。
距今约四千年时,黄河下游如龙山文化遗址都出土有小麦的遗存。
商代就有食麦的习俗,卜辞里说:“月一正,曰食麦。”
到周代时,小麦已经广泛种植,许多周代聚落呈现出粟麦并重的格局。
因为耐旱的特性,现在是北方主要的农作物。小麦延伸出的面食,在后面会更详细的介绍。
大豆:
大豆原产于我国东北,黑龙江宁安大牡丹屯发现过四千年前的大豆。
先秦典籍中提到的“戎菽”就是大豆的意思。“菽”指豆类,“戎菽”就是大豆。直到1873年中国大豆在维也纳万国博览会上展出,大豆才在欧美各国大量种植。
大豆也是烹饪中不可缺少的佐料之一,酱油就是用大豆发酵而成的。
湖南沅陵虎溪山西汉沅陵侯墓中出土有竹简《美食方》,上面记载了不少饭菜和制作方法。里面提到的“菽酱汁”就是酱油。
高粱:
我国很早就开始种植高粱。山西、河南、山西、江苏等地都出土有新石器时代、先周和西周时期的高粱。《周礼·考工记》里提到的“丹秫”应该就是高粱的意思。因为高粱谷壳浸水会呈红色。
一些我们现在所吃的可以作为主食的食物,其实是很晚才从国外传入的。
譬如玉米,是在明代1500年前后传入。
关于玉米的记载,最早见于明正德年间的《颍州志》,颍州在今安徽省北部,但早在此之前,玉米已经在沿海地区有种植。
白薯是在明万历二十一年即1593年,福建人陈振龙到吕宋(今菲律宾)经商看到,想把它带回中国。但是当时的吕宋不允许出口白薯,于是陈振龙想了个办法,将白薯藤混进绳子里,才得以带回国。
白薯的传入对我国影响颇大,白薯产量高,在饥荒年间发挥重要作用。孙机认为,白薯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粮食问题。我国人口在西汉时达六千万,到明末也就一亿人,但是到乾隆时期猛增到两亿。传入我国的玉米、白薯等高产作物起到了重要作用。张政烺在北大教学时,经常强调这一点,被戏称为“唯薯史观”。
楼主老妈喊楼主吃饭去了,先更完主食篇,接下来说说蔬菜。
如果鹅们有什么想了解的可以在下面留言,欢迎讨论啊~!
楼主回来啦~!
楼里有鹅想了解一下古代吃的而现代不吃的食物,那就来说一说。
在主食中,《周礼》有记载一种叫做“菰”的食物。菰又叫苽,郑玄认为九谷应包含这种食物。苽现在已经没有了,它是水生的,又叫做蒋。在秋天开黄花,结黑色的籽,碾出来的米是白色的。
这种白色的米叫“雕胡米”,在以前是一种高级食物。如果有熟悉唐诗的鹅应该就会知道,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里有云:“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杜甫有诗:“波飘菰米沉云黑”也是指的这种食物。
雕胡米后来不做主食,与它自身产量低有关,也因它的芯容易病变,形成的另外一种食物更受人喜爱,被称为茭白。宋代开始,就往培育茭白方向发展了。
在蔬菜里就更多了,很多早期食用的蔬菜现代已经不吃了,想知道更多就往下看吧~
2.蔬菜
蔬菜对于古人来说,也是餐桌上不可少的食物。
我们常说的“饥馑之年”,“馑”就是蔬菜歉收的意思。《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
先秦时期,物质生活水平较低。蔬菜的种类很少,相对于现在来讲,可以用“匮乏”来形容。《诗经》里提到了一百多种植物,但作为蔬菜食用的只有二十余种。有很多在今天看来,不过是浮萍、水草和白蒿之类的。在当时,却是祭祀和宴会常用的,可见蔬菜的贫乏。
秦汉之后,蔬菜种类有所增多。汉代医经《素问》里提到“五菜”:葵、藿、薤(xie三声)、葱、韭。
葵:
五菜中,葵为首,是当时最为流行的蔬菜。直到唐以后,蔬菜品种增加,葵的地位逐渐下降。因为“性太滑,不益人”,播种面积逐渐减少。到明代的时候已经“今人不复食之”了。

藿:
藿在先秦时期也是重要的蔬菜,《诗经》中常常出现,《战国策》中有提到:“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它是大豆苗的嫩叶,现在很少作为蔬菜食用了。
薤:
薤又叫藠头,地下有鳞茎,叶子细长,花紫色。鳞茎可以食用,现在也不常吃了。
葱、韭:
葱和韭就一直吃到了现在,汉代就有在温室培育葱和韭菜的记载。特别是韭黄,在汉代是非常珍贵的蔬菜,直到宋代才有所缓解,苏轼有诗句:“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
蒜:
至于蒜,早在商代文献《夏小正》就有记载,但那时候的蒜是独头蒜,是一种小蒜或叫卵蒜,产量低。
我们现在吃的大蒜是东汉时引进的,又叫胡蒜。
萝卜、蔓菁:
萝卜、蔓菁在我国种植的很早。诗经里的“采葑采菲”,“葑”和“菲”就是分别指的蔓菁和萝卜。甘肃泾川东汉墓出土的陶灶上就有萝卜的雕塑。新疆尼雅遗址出土不少蔓菁。
蔓菁又称芜青,在古代可以作为主食。现在常用来腌制泡菜。
一些我们现在熟知的蔬菜,其实是东汉以后从国外传入的。
如茄子🍆,原产于印度和泰国,在文献记载中最早见于晋代;
黄瓜🥒,原产于印度,扬州西汉墓中有出土黄瓜籽,当时称为“胡瓜”,唐代改名为黄瓜;
菠菜又称菠薐菜,是汉代以后传入我国,也有认为是唐贞观年间由尼泊尔传入。菠菜耐寒,可以从早春供应到夏秋,苏轼有诗句(这位在吃上真的颇有研究23333):“雪底波棱如铁甲”。说的就是菠菜的耐寒性;
莴苣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它的引进不晚于唐代;
胡萝卜🥕是元代由波斯引入,原产于欧洲,最早种植于我国云南地区,带“胡”字的大部分都是“舶来品”啦;
像我这样无辣不欢的人喜爱的辣椒🌶,是清初才传入我国;
西红柿🍅是最晚的,18世纪时称为“番柿”,早期作为观赏用,19世纪中叶才作为蔬菜食用。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也很勇敢2333.
白菜:
最后说说我们最常食用的,也是本土培育出来的新蔬菜——白菜。
白菜在古籍中称为“菘”,汉代的菘虽然已经存在,但品质与现代的白菜相去甚远。直到南北朝,经过多年的培育,才又流行起来。《南齐书》中记载一个很有意思的片段,文惠太子问臣子周颙哪种蔬菜最好吃,周颙回答说:“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春天的韭菜和秋天的白菜赛高!
蔬菜暂时更到这里,接下来来谈谈水果。
楼里的鹅都讨论的很积极,看来大家对吃的兴趣真的很大23333
3.水果
吃了饭菜怎么能不吃水果呢,接下来说说古人爱吃的那些水果。
《尔雅》里说,“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果不熟为荒。”相对于蔬菜而言,我国原产的水果还是比较丰富的。
桃子、樱桃、杏、梨、李、枣、栗、山楂、柿子这些我们现在也常见的水果,从先秦时代就已经开始栽培食用。
樱桃:
樱桃🍒因为熟的早,味道酸甜,受到人们重视。在古籍里经常能看到它的身影,《礼记》中说“以含桃先荐寝庙”,就是因为樱桃熟的早。古籍里的“含桃”就是指的樱桃。
桃子:
桃子🍑不仅在古籍中常见,在墓葬和遗址中也常出现。早到商代的河北藁城遗址就有出土。值得一提的是,桃子大约在公元2世纪传入印度,梵文中桃子的意思是“秦地持来”,秦地就是指中国。桃子从印度传入波斯,再传到欧洲,15世纪时传入英国。
杏子:
杏子也是一种食用已久的水果。战国时期的大型楚墓常出土杏核。《山海经》中就有这种果树的记载:“灵山之下,其木多杏。”波斯的杏子由我国引入,后传入亚美尼亚,再由亚美尼亚传到希腊,所以希腊语中,杏子被称为“亚美尼亚苹果”。
橘子和柚子都是南方的水果,北方则盛产梨子。
梨子在马王堆汉墓中就有出土,后代又培育出许多优良的品种。曹丕形容:“大如拳,甘如蜜,脆如菱。”的真定御梨,《西京杂记》里记载有紫梨、青梨、大谷梨、细叶梨等。梨子也在公元2世纪左右传入印度,梵文称其为“秦地王子”(害挺好听的23333)。
南方的水果丰富,除了橘子柚子,还有一个特有的水果——荔枝。
荔枝在汉代已经传到北方,《三辅黄图》中记载:“汉武帝破南越,得龙眼、荔枝、菖蒲,植上林苑中,因起扶荔宫。”荔枝直到1904年才传入美国,英语里的litchi就是荔枝的音译。
水果中的舶来品也还是有的。
我们比较熟悉的葡萄,就是汉代从大宛引入。但是在从大宛引入葡萄前,古人还会食用一些野生葡萄。《诗经》里提到的“薁yu”就是指的山葡萄。
石榴原产波斯以及印度西北部,我们又叫安石榴和丹若。最早见于东汉时期的文献记载。核桃又名胡桃,原产波斯,传入时间可能比石榴稍晚,最早见于东汉末年的记载。
西瓜🍉比较晚,是辽宋金时期传入我国的。

明代晚期以来,许多原产美洲的水果先后传入我国。
比如我们现在熟知的,来自巴西的菠萝🍍、花生🥜,北美的草莓🍓、向日葵🌻等。
苹果传入最晚,到19世纪以后才传入。我国现代各苹果产区栽培的大多为19世纪后期从欧洲引入的苹果。古代食用的是一种现代称为绵苹果的品种,古籍里称为林檎果。日语中称苹果为林檎也是受此影响。
前几天在空调房里弄感冒了,夏天感冒真的超难受🤧,天气虽热,鹅们也不要贪凉啊。
水果扒完了,接下来看看主食,主要介绍一些面食还有肉食。
谢谢鹅们的喜爱,帖子加精还挺意外的ღ( ´・ᴗ・` )
最赞回应
只有成员才能发言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初恋这件小事原型男女主根本没有在一起 (容妈)
- 有没有晚上运动完会入睡难的鹅? (Olu噜噜噜噜)
- 不知道这个男的是不是极端男权 (惟解漫天作雪飞)
- 孙海洋被拐事件中印象深刻的三个女人 (七月一日生)
- 才知道孙海洋还有个女儿叫孙悦,也就是孙卓的亲姐姐 (波比艾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