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觉醒年代》看历史上的女性角色如何走向边缘化(新增《我们的法兰西岁月》)
-
胖(๑•́ ¿ •̀๑)达 2021-05-08 08:40:51
江冬秀的工具人色彩浓厚得令人不忍直视
来自 豆瓣App -
一颗馒头 (言如所行,行如所言) 2021-05-08 09:52:52
我这两天正好开始补这部剧,真的强烈的感觉到女性角色的缺失,哪怕那些女性角色的事迹,没能正面大篇幅的讲呢,至少作为旁白也要讲讲清楚吧,而不是几乎没有女性角色 主楼提到的李大钊回国救葛师傅孩子那段,我真的超级不适,葛自己没钱给孩子看病,反而要当街打人,不跪是骨气,当街打人难道不丢脸,更何况打的还是妇孺,还是自己娶的妻子和自己生的儿子,就这样,还要被赞扬有气节! 当然,最大的让我观感不好的是,太吹捧陈独秀了,我自然是晓得该是一股向上的昂扬的精气神,但不该是剧里那种处处被追捧任何行为都被合理化的追星式展示
-
小婉子姐姐 (到处逛爱纠结) 2021-05-08 10:22:07
白兰算是一个线索人物,因为是虚构了,就好像该出现的时候就出现的工具人,也可以看成是当时女进步青年的多重缩影,就是可能把当时女进步青年做的事都碎片式塞进她这人物了,例如恋爱自由,留洋(一开始的日本,最后的法国勤工俭学),自己在使馆区做外教,甲寅新青年做编务(这里主要说自力更生,有进步思想),因为北大不收女学生但开讲座可以去(此处也可以引申,北大之后是会招女学生的),五四运动的街头演讲(有代表当时女学生发声的意思)
-
小婉子姐姐 (到处逛爱纠结) 2021-05-08 10:34:34
我也是,看觉醒年代才知道陈延年赵世炎等,然后会去了解这段历史,我挺喜欢逛博物馆,但以前我是没兴趣逛近代史的展览,总觉得是说教,这次看完剧,就去看展览,才发现,陈延年烈士当时是在广州工作过,查资料,看到一些革命先驱的往事,什么办事处就在某某路,这种熟悉又陌生感,才突然get到,广州真是一个红色城市,以后看到城市中一些红色足迹都会带了特殊“滤镜”
只有成员才能发言
68782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小组为禁入状态,无法加入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成都是怎么好意思营销宜居城市? (灰色面包)
- 原来孙卓不是郭振啊!! (独嘉继忆)
- 合规收养的叫养父母,从人贩子手上购买没有行为能力的小孩(... (小钟)
- 孙卓像不像台湾 (Mr.E)
- 《御赐小仵作》有番外了😭 (沈娇娇)